前天和【手書字型的趣味】另位講者,
個人非常敬重的 justfont 創辦人葉俊麟老師碰面,
討論十一月講座的相關事宜。
我們是約在台北市信義區的薄多義餐廳,
當服務人員送來 Menu 的時候,
我打開一看,
菜單內用的正好是強調手寫感的電腦字型,
華康流風體。
餐廳食堂使用手寫風的字體,
通常更能襯托出,
食物是手工、天然的訴求。
但薄多義使用的電腦字型華康流風體,
雖然很有手書的感覺,
但最大的問題,
就是不太容易閱讀。
如果是字級又比較小,
再加上在比較灰暗的燈光之下,
看起來確實有點吃力。
另一個問題是,
中文是用華康流風體,
英文的部分,
卻用了 Akzidenz-Grotesk BQ Condensed。
在視覺上,
絕大部份客人看的明明是中文,
但字形相對之下卻顯得過輕,
讓不該是視覺焦點的英文部分吃掉了;
就風格來說,
Akzidenz-Grotesk BQ Condensed,
最適合的用途是放在試算表、財務報表,
這類需要處理大量資料、數字的表格之中。
冰冷機械感的英文,
搭配溫軟手書風的中文,
實在是大違和呀 = =
如果說,
怎麼調整會比較好?
我覺得,
至少我以前去吃薄多義時,
中英文都用手寫的菜單,
雖然看起來有點凌亂,
但整體的感覺,
反而協調、舒服多囉 ^^
【相關連結】
手書字型的趣味 (報名網址)
- Oct 17 Fri 2014 13:35
薄多義的菜單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