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台灣最不受歡迎的西文字體,
應該就是 Futura Medium 了。
有正妹嫌它不適合標題字,
也有達人判定它不是內文字體,
一個字體通常不是當標題就是內文使用,
如果這兩種觀點都是對的,
那 Futura Medium 幾乎一無是處了。
可能是韓劇看多了,
被正妹叫了聲哥,
確實有點飄飄然的 :p
但要聲明的是,
我的手是用來打...
...打天下,
不是用來打女人的,
更何況還是正妹的臉。
廣告小妹覺得 Futura Medium 粗細不對,
使用小寫字,
更是「撐不起場面」,
應該選擇 Futura 家族其它成員。
像這樣的觀念,
不能說它錯,
只能說太狹隘了。
關於字型的粗細變化,
稱為「字重」(Weight)。
過去在進行文字編排時,
確實東西方都普遍認為:
標題字的字重,
最好「能多粗就多粗,
像是大聲斥喝般,
能夠吸引周遭的注目」這樣的訴求為目的。
▼ Futura Medium
上面這段話引述自小林章老師,
但這位公認的亞洲西文字體第一人,
近年來也觀察到西方設計界對於標題字體,
開始使用比較纖細的字重,
而這樣重話輕說的典範轉移,
不僅字型是在視覺上變得比較俐落,
如此「盡量避免發出噪音」的方式,
也表現了對於讀者在閱讀感受上的重視。
▼ 改成 Futura Bold
就拿我比較比較熟的,
蘋果每年的 WWDC 來說,
從去年延續到今年,
標題字跟過去相比,
就明顯減重了不少 :p
就像如果我們討論西方時尚,
即使你完全同意 Tom Ford 的觀點,
認為男人西裝的下擺,
就應該要能完全蓋住臀部。
但是,
當以 Thom Browne 為代表的短版西上裝,
目前已經變成了大規模的流行時,
一位夠負責任的評論人員,
至少要了解這個趨勢,
並且傳播更完整而全面的資訊。
又扯遠了 :p
回到字體的使用。
當要表現出在強大政治壓力下,
對於民主的始終堅持時,
用較為纖細的字體,
與一大片的黑暗,
至少,
我個人覺得,
更能形成強烈的對比。
話再說回來,
目前,
繁體中文網路界,
關於西文的相關知識還很匱乏,
正因為如此,
任何熱心的心得分享或相關評論,
稍有不慎,
都有可能對有心學習的年輕朋友,
造成以偏概全的實質影響。
小林章老師也曾經提過,
一些好像是從書本上死背出來的字型規則和常識,
與事實出入非常大。
最讓老師感到訝異的是,
這些所謂的「常識」竟然只流通於日本。
小林章在歐美的設計師朋友們,
聽到這些傳言時,
每個人都是不可置信地一笑置之。
而像 Futura Medium 既不適合標題字,
也不是內文字體的這則傳說,
會不會也變成,
只在台灣流通呢?
不是要掉書袋,
證明自己多懂;
但我只是個三流部落客,
實在人微言輕,
西方字體該怎麼使用,
當然要讓那些西方字體設計界的大咖,
以及平常就是以羅馬字,
在溝通的歐美人來說最準。
如果看過小林章的書,
或聽過老師演講的朋友應該都會感受到,
小林章老師一方面,
要我們學會西文排版的真正規則,
例如標點符號不能出現在句首之類的;
但他更多時間,
是在鼓勵我們應該更要靈活運用字體,
不要被一些並非共識、過於拘泥的字體知識,
把自己的腦袋給侷限住。
韋編三絕,
自可知命;
黃絹初裁,
方好成書。
謝謝廣告小妹看得起,
願意叫我一聲哥哥,
一千年前蘇東坡託張琥,
帶給弟弟的那句「厚積而薄發」,
我也想把它轉送給聰明的妹妹,
以及所有熱心分享字體知識的朋友們。
大家一起共勉吧 ^^
【相關文章】
1. Futura:從月球到太陽花
2. Futura 可以是內文字體
- Apr 11 Fri 2014 00:16
字重,請自重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