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如你走在馬路上,
突然有位妙齡女子,
開著紅色保時捷在你身旁停下,
面容姣好、身材火辣的她走出車來,
用著含情脈脈的表情,
問你是否是陳先生時,
並不姓陳的你會怎麼回答?
或許,
你不妨就回答她,
「可以是」:p
說這段無聊的話,
是想先緩和氣氛,
因為接下來要說的話,
又要得罪人了。
台灣這幾年,
有些對字體充滿興趣與熱情的朋友,
在充實本身的字體知識之餘,
也很樂意和大家分享他們的心得。
但是有些字體知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,
就開始對外傳播,
恐怕會有誤導之餘......
就拿最近因為聶永真使用,
而成為網路熱門字體的 Futura Medium 為例,
有人說它不適合當作標題字。
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的話,
那全球 LV 的店家招牌,
明天就可以拆下來了......
另外,
也有字體達人說,
Futura 不是內文字體,
這個說法,
恐怕也有待商確。
每本討論(西方)字體的書籍,
幾乎都會碰觸到字的「易識性」(legibility),
以及「易讀性」(readability)之議題,
就像我剛剛隨手從書架拿的這本
《How to use TYPE》。
但如果你多看各方的說法之後,
你一定會發現那些所謂的易識、易讀標準,
有些是公認的,
例如短的句子,
一定會比長的句子容易讀;
▼ 所以我平常寫網誌,才會儘量用短句 :p
而有些看似科學的判斷標準,
其實只是個人的主觀意見,
不但沒有形成普遍的共識,
而且也都可以找到相反意見的另種科學標準。
就像當初納粹黨堅持使用,
代表了日耳曼民族光榮傳統,
但同時也是 Futura 挑戰的哥德體(Blackletter),
當初也有一群德國科學家,
用他們的科學方法,
試圖來「客觀」地證明真的比較容易閱讀;
而 Times New Roman,
這個現在被人們公認易識、易讀的最佳內文字體之一,
當初問世時,
也像剛建好的巴黎鐵塔,
並不被社會普遍大眾給接受。
▼ 這就是納粹黨堅持使用的歌德體
所以,
個人覺得 Zuzana Licko,
這位我很推崇的字體設計師,
她說的最中肯,
「用你讀最多的字體才會讀最好」。
(You read best what you read most.)
確實,
如果要選擇內文字體,
我不會建議大家用 Futura,
但這並不代表 Futura,
就不是好的內文字體,
只不過是因為用的人不多而已;
說穿了,
就是習慣的問題罷了。
在我所看過的極為有限的西方網友論壇中,
對於用 Futura 印刷的小說,
這些歐美讀者也都覺得閱讀起來同樣流暢。
例如這本《Can’t Stop Won't Stop》,
內文字體就是 Futura。
所以,
除非 Futura 用在內文字體時,
因為字重過重而讓小字看不清楚,
要不然 Futura 不管是在螢幕上或紙本印刷,
其實並沒有易識、易讀方面的問題。
特別是 Futura Book,
這個字重或許最適合當內文字體了 :p
附帶一提,
我自己有三種 Futura Medium 的電腦字體,
Adobe、Apple Mac OS X 內建,
以及在日本買的宮崎徹版本。
而我自己最喜歡的,
還是宮崎徹的版本。
最後,
請容我再引用上次提到的 Simon Garfield,
他所寫過的另外一段話語:
「現在當我們要選擇或鑑賞一款字體時,
最重要的問題已經變成是:
它符合原本的使用意圖嗎?
它能讓訊息順利地傳達嗎?
它能為這世界增添一絲美好嗎?」
至少,
我覺得聶永真這三點都做到了,
句點。
▼ Simon Garfield 的原文
【相關文章】
Futura:從月球到太陽花
- Apr 04 Fri 2014 01:43
Futura 可以是內文字體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