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很羨慕神經大條的人,
因為自己是屬於容易、焦慮緊張的那類。
以前中學讀到17世紀英國政治哲學家 Thomas Hobbes 的自傳時,
對於他所形容的「恐懼與我是雙胞胎」(born a twin of fear),
當下覺得他寫的不但是自己,
根本也是在講我嘛!
也因此,
上台演講或簡報,
雖然這並不是什麼「危險」的事,
對我來說卻一直是個很大挑戰。
後來讀到了 Scott Berkun 的
《講演之道:一個專業演講家的告白》(Confessions of a Public Speaker),
裡面提出了一個觀念,
給了我很大的心理建設,
那就是「聽眾都希望你成功」。
是呀!
誰不希望接下來的這一堂課、十分鐘演講,
或是半小時的簡報,
是精彩、有趣,
能夠有所收獲的?
也就是說,
絕大部份的聽眾都是善意的,
而且他們也都是你的啦啦隊。
從那時起,
我似乎開始能感受到一點台下傳來的正面能量了:p
但是光這樣還不夠,
我仍然覺得自己在台上還是太過緊張了,
直到有次終於想通了一個道理:
其實緊張就是一種自私的表現!
如果你跟我一樣,
在台上會緊張、焦慮,
那是因為我們擔心「自己」表現不好,
害怕「自己」忘詞或講錯話,
我們關注的焦點都是「自己」。
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聽眾身上,
例如左邊那位先生為什麼皺眉?
是不是因為這部分講太快了他沒聽懂?
右邊那位女士為什麼雙手抱胸?
是不是會議室的冷氣開太強?
若是我們真的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聽眾身上,
我們還有時間緊張嗎?
所以我的結論就是,
如果能做到「忘我」,
就不會緊張怯場了。
不管是「忘」掉別人、活在自「我」世界的那種忘我;
或是真的忘掉自我,
都不會有緊張或怯場的問題了。
當然領悟這個道理之後,
並不太可能馬上就能完全做到,
但隨著一次次地上台練習,
現在的我,
已經很大幅度地改善了怯場的問題,
同時也因為把重心都放在聽眾身上,
也得到了更好的回饋與互動效果^^
- Dec 20 Tue 2011 00:01
我終於克服了怯場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