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有朋友討論到 T-Mac 在2002年的那個砸板灌籃,
年輕一點的球迷如果沒看過可以參考一下:
另外,
FOX SPORTS 最近也選出了七場最經典的明星賽,
分別是:
第七名 1987年
那一屆的明星賽在延長加時之後,
創下了154-149的史上最高得分紀錄。
超音速的前鋒 Tom Chambers 在比賽前幾天,
才因為 Ralph Sampson 受傷而替補入選,
結果他當天拿下了34分,並且抱走了 MVP。
第六名 1984年
中場休息的時候,西區以76-62領先;
上半場表現不佳的 Isiah Thomas 接下來得了21分,
還送出15次助攻。
東區最終以154-145逆轉勝,
MVP 當然就是 Isiah Thomas。
第五名 1998年
23分、8助攻、6籃板,和3抄截的 Michael Jordan,
帶領東區贏得比賽;
這也是 MJ 最後一次拿到明星賽的 MVP。
那一年的明星賽在紐約舉辦,
Madison Square Garden 也還沒改名成
Madison Scoring Garden。
第四名 2001年
西區用他們的長人陣 (跟今年有一點點類似),
包括了 Tim Duncan、Kevin Garnett、Chris Webber、
Karl Malone,以及 David Robinson,
取得了90-71的領先。
不過在最後的9分鐘,兩個小個子的球員接管了比賽。
Allen Iverson 在這段期間內得了15分 (全場25分),
Stephon Marbury 則在最後投了兩個三分球讓東區一分險勝。
第三名 1977年
這是 NBA 和 ABA 合併後的第一場明星賽,
9位前 ABA 球星參與了這場比賽。
得到30分的 J 博士 Julius Erving,
雖然球隊以一分落敗,
但仍被選為 MVP。
第二名 2003年
這是 Michael Joradn 的最後一場明星賽,
但 MVP 是得了37分的 Kevin Garnett。
在年輕一輩球員的禮遇之下,
(T-Mac 甚至願意把先發位置讓給他)
MJ 得到了27次的出手機會,
可惜只進了9球。
原本那第9個底線進球可以成為比賽的致勝球,
但卻因為 Jermaine O'neal 的無謂犯規,
而讓 Kobe Bryant 把比賽帶進了第二度的延長賽......
第一名 1992年
在前一年臨時宣佈退出 NBA 之後,
Magic Johnson 即使當季完全沒有出賽,
仍被球迷票選為全明星賽的先發球員。
當魔術帶著他的招牌笑容再出現球場時,
在那一晚的29分鐘內得了25分、9助攻。
球賽終了前,
魔術一對一地守住了 Isiah Thomas 和 Jordan,
並且投進了這個三分空心球。
那一年的明星賽我是看台視 Live 實況轉播的,
可惜魔術生涯最大的對手大鳥 Larry Bird 因傷無法上場,
看不到兩人的再次對決。
而那一場明星賽,
也是在夢幻球隊成立前的最後一場比賽,
自從可以看到 (理論上) 更頂尖的12名球員在一支球隊後,
之後的明星賽對我的意義就少了點什麼......
回到一開始 T-Mac 的那個砸板灌籃,
這可是在 Michael Jordan 灌籃失敗之後的演出呢 :p
當時就有朋友說有一種世代交替的感覺,
而如今 T-Mac 似乎也開始要成為被交替到的對象......
逝者如斯,
不舍晝夜;
即使是籃球大帝也敵不過時間大神,
不過至少我們還可以看看 Jordan 這個最新廣告來回味一下。
What Does Your Game Say?